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3〕7号)。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国家教学名师郭桂义教授团队主讲的《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课程)。该课程是全国涉茶类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中唯一的一门茶学专业核心课程。
浙江大学茶学系王岳飞教授团队主讲的《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入选国家(线上)一流课程。这也是王岳飞教授团队获评的第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或国家精品课程。
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
《茶叶审评与检验》
信阳农林学院1982年创办茶叶专业,为河南省内最早开设茶学专业的学校,开创了河南省茶学高等教育的先河。自1982年创办茶叶专业以来,《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一直是该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之一。目前建有茶叶审评室、茶叶标本室、茶叶化学实验室,其中茶叶标本室收集了1983年以来不同时期典型的茶叶样本1000余样,茶叶化学实验室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满足茶叶理化检验教学需求。该课程开设时间长、积淀深厚,经过课程团队共同努力,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完善。2016年被信阳农林学院确定为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2020年获评河南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
《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实践性、综合性强,构建了“三实”教学模式,形成了“三合”课程特色。一是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构建了“课程实验+课程实习+综合实训”的“三实”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二是形成了“理论、实践有机结合”“课内、课外有机整合”“专业技能、综合能力有机融合”的“三合”课程特色。
课程负责人、主讲人郭桂义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院长、二级教授,既有扎实的茶学理论功底,又有过硬的茶叶审评实践能力,是典型的“双师双能” 型教师。郭桂义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中华优秀茶教师、河南省优秀专家、人社部全国技术能手(评茶师),是国家级技能大师(评茶员)工作室领办人、中原技能大奖获得者、信阳市高层次人才(B类)领军人才。
郭桂义教授(中)进行茶叶审评。
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茶叶审评与教学》课程教学团队共有5人,其中教授2人、讲师3人,均持有评茶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均为“双师双能”型教师;50岁以上1人、35-50岁2人、25-35岁2人;2022又引进博士1人,形成了老中青梯队,发挥了良好的“传帮带”作用,努力打造一支“脑中有学、手中有技、脚上有泥、心中有农”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长期以来,该院重视教材建设工作,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茶叶审评与检验(第五版)》,编著出版《信阳历史文化丛书·茶叶卷》,参与主编了《茶叶标准与法规》《中华茶史》等。
浙江大学茶学系
《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
《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课程作为全国最早开设的茶学通识课程之一,充分发扬浙大茶学A+学科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资源优势,以及浙江大学多学科交叉、国际化融合的平台优势,聚集优质师资打造全国茶学线上通识教育的标杆课程,为探索适合多学科背景学生的通识课程教育模式奠定基础。
王岳飞教授牵头的教学团队自2001年起全国率先开设通识课“中华茶文化”“茶与健康”等,2018年升级为通识核心课程“茶文化与茶健康”并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2011年上线“茶文化与茶健康”网络视频公开课,累计点击量近3000万,获16次周冠军、4次月冠军,在C9高校和全国农林医药课程中排名第一,并获评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我最喜爱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等。
中农促茶产业分会,赞34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涵盖“茶产业”“茶文化”“茶科学”“茶生活”四个维度的线上课程《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2019年在智慧树网和中国大学MOOC平台同步上线《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课程配套了包含643分钟的66个视频、90道测试题和104道考试题的线上学习资源,运行4年累计657所学校、超28万人选课,约120所学校选为SPOC资源,累计互动超200万次。连续3年入选智慧树“混合式精品课程TOP100”,2022年入选省级一流线上课程,2023年入选国家级一流线上课程。
《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课程聚集了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茶学教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与学术组织的专业力量,以及浙江素业茶叶研究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茶叶技能人才培训与职业教育单位的一线师资,充分发挥多元协同优势,服务茶学通识教育需求和教学资源建设。
2023年4月,课程配套教材《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充分借助“互联网+教育”的优质资源共享性,依托智慧树网和中国大学 MOOC 平台,以二维码形式融入线上一流课程作为教材数字资源,入选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重点教材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教授为之作序。
全书融合了传统茶文化和现代茶科学,从历史、品种、茶类、品评、文化、践行、审美、健康、传播等维度,阐明茶的文化内涵和健康价值,为系统培养全国茶学人才做好示范,为全面建设全国茶学通识教育体系做好表率,为讲好新时代中国茶故事做好引领。
2022年5月,课程团队联合云南农业大学进行“慕课西行”同步课堂,王岳飞教授以“科技创新与中国茶产业未来”为切入点,围绕茶产业、茶文化、茶健康与茶生活等方面展开生动活泼、引入入胜的教学。远隔万水千山的两校师生同时相会云端学堂,实时学习专业知识,及时进行课堂互动。课程结束后,两校师生纷纷表示,同步课堂体验独特奇妙、收获颇丰。
在此基础上,由浙江大学领衔,云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四所高校共同参与的《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课程虚拟教研室”正式启动,明确了《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课程虚拟教研室”应充分做好团队建设、平台建设、机制建设与内容建设,重在实现课程协同、资源协同、成果持续累积、成果共建共享,以深入交流实现教学相长,以定期对话促进理念融合。
2023中国大学茶学专业排名
2023年6月15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排名包括787个专业,涉及93个专业类、12个专业门类。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是迄今为止覆盖专业数量最多、参评专业规模最大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极具参考性。茶学专业排名结果如下:
大学专业竞争力评价框架,通过学校——学科——专业三个层次的评价汇总形成对专业的综合评价。排名指标体系设置学校条件、学科支撑、专业生源、专业就业、专业条件5个指标类别,共25项测量指标。“学校条件”考察一所大学的经费收入、师资规模、师资结构、教授授课等学校层面的培养条件,结果用于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学科支撑”考察专业关联学科的水平和实力,一个学科对与其关联密切的专业均有支撑作用;“专业生源”即专业录取新生的高考成绩,反映了该专业的社会声誉和对学生的吸引力;“专业就业”体现了专业的毕业生被社会认可和接纳的情况;“专业条件”考察本专业的模范师生、思政教育、一流课程、优秀教材、教学成果、教改项目、平台基地等专业层面的培养条件以及本专业获得的各种认证和重点建设情况。
来源:浙大茶学系、茶周刊、软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